本文转自:人民网
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,儿童的生活方式和活动空间受到限制,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问题。这些问题包括孤僻、急躁、冷漠的性格,注意力不集中,动作不协调,以及缺乏自信心等。这些问题给家长带来了极大的焦虑,现有的干预方法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并科学处理这些问题。因此,教育神经科学在儿童全人格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。
在教育神经科学领域,“自然感统教养法”作为一种实践方法,将神经科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中,促进儿童的学习和身心发展。自然感统教养法,是指在自然环境中,遵循儿童大脑发育的规律,利用户外设备进行多感官训练,以此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,相较于传统幼儿园方式,不仅有助于提升正常儿童的发育水平,对特殊儿童的行为优化也有明显改善作用。
“自然感统教养法”主要强调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刺激因素,鼓励儿童的自我探索和家长的参与,以促进儿童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发育。家长和老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,促进孩子脑部发育。
促进感知能力发展:户外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感知刺激,如色彩、形状、声音和自然元素等,这些刺激可以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各种感知能力的发展,更好激发大脑功能状态。
促进视觉发展,增强空间意识和方向感:视觉是学龄前儿童最重要的感知能力之一。户外的开放空间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化的视觉刺激,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视觉发展。例如,通过观察远近不同的事物,儿童可以逐渐理解空间的概念,提高空间意识和深度知觉;同时为儿童提供了探索和学习的机会,有助于他们发展空间意识和方向感。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数学和科学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。
促进触觉发展,刺激探索和好奇心:在户外活动中,儿童有机会接触各种自然材料和物体,如沙子、石头、树木等。通过触摸和感受这些不同的材质,儿童可以获得丰富的触觉体验,进而促进触觉的发展。触觉对于儿童的情绪调节和身体感知非常重要,良好的触觉发展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性。通过观察、触摸和体验自然,儿童的大脑会得到更多的刺激,进而促进其认知和语言的发展。
促进本体觉和前庭觉发展,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:本体觉是指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感觉,而前庭觉则主要负责平衡感、感知身体姿势和空间定位。良好的前庭功能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平衡、注意力和认知能力。借助户外大型非动力设备,如探险拓展、城堡滑梯、团队秋千、旋转塔、蹦床、攀爬网攀岩、运动教具等设施,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大量运动的机会,如旋转、跳跃、速降、平衡、动作协调等练习,有助于提高身体感知力和控制力,增强身体的平衡感、协调性、稳定性和空间感知能力。这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进行运动和学习,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智水平。
促进听觉发展,增强社交技能:户外的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声音刺激,如鸟鸣、水流声等。这些自然声音不仅能让儿童感到愉悦,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听觉发展。经常接触自然声音的儿童在语音辨别和语言理解方面表现更好。在户外活动中,学龄前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儿童互动,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交技能。这种互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。
提高感知整合能力,减轻压力和提高心理健康:通过观察、触摸、聆听等多种方式同时接收和处理信息,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周围的环境。给孩子提供适宜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,引导儿童在自由时间和空间内自主探索,发展观察力、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,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。同时,在游戏过程中,儿童还可以学会承担责任、合作互助和遵守规则,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。这种多感官的整合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灵活性和适应能力,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,减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。(徐莹 蔡颖 刘静 裴宁 雷浩 何伟)